精準控制,提升實驗效率的實驗室熔融紡絲機操作指南


實驗室熔融紡絲機是現代紡織科學研究及材料開發中常用的關鍵設備,其工作原理是將高分子聚合物加熱熔融成為一定粘度的紡絲熔體,利用紡絲泵連續均勻地擠壓到噴絲頭,通過噴絲頭的細孔壓出成為細絲流。然后,細絲流在空氣或水中降溫凝固,通過牽伸成絲。在這個過程中,卷繞速度高、不需要溶劑和沉淀劑,設備簡單,工藝流程短。
實驗室熔融紡絲機的操作事項涉及多個方面,以下是一些關鍵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1、準備工作
檢查設備:確保熔融紡絲機的艙體內保持清潔,無紡絲殘留物、雜物,特別是高壓電源的高壓旋鈕應歸零。
安裝口模:將清潔后的口模從料筒上端加入,并用活塞桿推到底部,然后安裝好活塞桿及導套。
連接供液管:如果是使用供液系統的紡絲機,需要將噴頭放在噴頭支架上,將供液管串聯好并與液瓶、噴頭連接。
2、加料與壓實
加料:按照實驗需求,用漏斗向料筒內加入定量物料。材料加入前盡量經過烘干處理,以避免材料在筒壁融化。
壓實物料:材料加入后,需在料筒中壓實,以確保熔融和擠出過程的順利進行。
3、加熱與溫控
加熱料筒:插上電源,加熱料筒,并通過溫控儀和溫控元件控制溫度。
設置爐壁溫度:對于帶有爐壁控溫表的設備,需通過更改目標溫度來實現對釜體的加熱,促使釜內聚合物融化。
4、啟動與紡絲
啟動機器:對于某些設備,可能需要將操作面板上的紅色旋鈕旋起,并按下綠色開關以啟動機器。
調整工藝參數:根據實驗需求,調整熱拉伸輥的轉速、溫度等參數,并確保各工藝參數均達到設定值。
開始紡絲:當各參數穩定后,開啟空壓機、螺桿主機等,并從螺桿進料口加入物料切片,開始紡絲過程。
5、監控與調整
實時監測:在紡絲過程中,需實時監測料溫和釜內壓力等參數,以便及時調整。
調整收絲速度:根據紡絲細流的穩定性,適時調整收絲輥的轉速。
6、結束與清理
擠空剩余物料:紡絲結束后,需將剩余的物料擠空,避免浪費。
關閉設備:關閉溫控單元及各傳動單元,待溫度降下后關掉冷卻水,并關閉所有電源。
清理設備:每次紡絲完畢后,應立即清理紡絲機艙體,保持整潔,并更換供液管等易耗品。
- 上一篇:精準操作,輕松制膜:揭秘實驗室流延膜機的正確打開方式
- 下一篇:沒有了